辽宁养老服务网
搜索
查看: 27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这首诗历来为世人推崇,被列唐人七律之首,连李白都搁笔自叹不如 [复制链接]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2-3-18 05:18:47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本帖最后由 潇潇雨 于 2022-3-18 05:19 编辑

这首诗历来为世人推崇,被列唐人七律之首,连李白都搁笔自叹不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
2022-03-14 17:11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网络图片,版权归图片所有者,如侵则删。
《唐诗三百首》是唐诗的精辟选集,能被列为唐诗七律之首,可见世人对它的推崇和器重。据说李白壮时年游山玩水,各处皆留下诗作,登黄鹤楼时本欲赋诗留念的,因见此诗作,遂为之敛手说:"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"。
连李白这样的诗坛大家都搁笔赞叹,不敢与之比拟。有的说这是人为杜撰的,但我认为并非子虚乌有,我们且来品品这首诗的精妙之处。
《黄鹤楼》
唐.崔颢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传说中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,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。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了,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。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,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。时至黄昏,暮色渐渐漫起,哪里才是我的家乡?江上烟波浩渺,让人更生忧愁。
这首诗的作者是崔颢,唐玄宗开元11年进士,他同大多数天才诗人一样才思敏捷,后世把他与王昌龄、高适、孟浩然并提。他的作品激昂豪放、气势宏伟,比如他的《黄鹤楼》,因而诗名很大。但他的诗作少存世仅40多首,《黄鹤楼》是他最有名的传世之作,成就了他一世诗名。

诗的首联,诗人以远古传说开篇,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我们引入远古,又回到现实。传说中仙人费祎乘鹤登仙,子仙驾鹤过黄鹤山,这里就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了。
本是慕名乘兴而来的,却因见空荡楼阁而落寞。那远古的美丽传说与如今的空荡楼阁,一"去"一"空",一虚一实,形成了强烈的反差,由此铺垫了诗人乡愁的基调。
诗的颔联,再次虚实结合,那传说中的仙鹤终是一去不复返,唯留下千载悠悠的白云。历史久远,传说美丽,但终是鹤去楼空,物是人非。"黄鹤"这里并非直写本体,而是喻指"世间所有"或"一切"等。
世事浮沉,变幻难测,所有的东西都会随时光烟云一去不复返;岁月难再,世事无常,究竟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呢?唯有那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愁。"白云"言尽世事的变幻难测,"空悠悠"写尽空间的广袤无垠,"千载"则言时间的无限性。诗作结合时空,催生绵绵乡愁。

诗的颈联,笔锋一转,由写美丽传说、仙人、黄鹤、黄鹤楼,转而写美丽的眼前实景:晴空万里,碧浪清波,汉阳城边,树木葱茏;鹦鹉洲上,芳草繁茂,勃发生机。这里刻画了一个空明悠远,又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,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。
诗的尾联,笔锋再一转,点明作者心绪。景色美则美矣,然,日薄西山,暮色渐起,倦鸟归巢,船儿归航,游子要归故乡,然而,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哪里呢?江上烟波浩渺,迷蒙一片,内心更生重重迷雾:哪里才是"我"家乡?
低头问江江不语,抬头问雾雾不答,只问不答,毫无结果,让人悲怆。此情此景,任谁不生乡愁呢?诗作以一"愁"字收篇点明主旨,准确彰显了作者登黄鹤楼的心情。
通篇来看,此篇虚实相间,意境开阔,大气恢弘;起承转合,跌宕起伏;又情真意切,情景交融,动人心弦,不失为一篇佳作。与之李白的黄鹤楼诗句"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"、"黄鹤楼中吹玉笛、江城五月落梅花"......等等,各有千秋。

回到《黄鹤楼》的意境,"乡愁"贯穿全诗,前三联明写景暗写情,铺垫乡愁,尾联终情难自抑,点明乡愁。是的,乡愁,是万千游子心中的那颗朱砂痣,也是万千游子心中的最柔软之处。
"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",李商隐的乡愁是巴山的夜雨、满塘的秋池;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;席慕容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。
然而,崔颢的乡愁却是一团重重的迷雾,因为"日暮乡关何处是",他甚至连他的家乡在哪都不知道,问乡乡不语,思乡不见乡。这种无所安放的思乡心情让人甚觉凄凉,更生悲悯,他无疑是天底下最愁的游子了。
你们喜欢这首诗吗?欢迎讨论。
(END)
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0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手机版|辽宁养老服务网 ( 辽ICP备17016859号 )  

GMT+8, 2025-8-28 00:41 , Processed in 0.007063 second(s), 1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