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养老服务网
搜索
查看: 32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这2种为人处世的行为,容易致祸,能避免的人,才是真正的智者 [复制链接]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2-3-22 05:31:31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这2种为人处世的行为,容易致祸,能避免的人,才是真正的智者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2022-03-20 10:39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人和人之间,不打交道是不可想象的,所以才有了“为人处世”的学问。老祖宗也早就关注着这一块,说出过许多名言,比如孟子道:人之患在好为人师。孟子代表着儒家学派,而儒家学派最喜欢做的就是“为人师”,所谓:三人行必有我师。虽孟子批判,也改变不了。
那道家学派呢?皆知,道家学派最不喜欢“为人师”了,讲解“人法地,地法天 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好玩的问题,什么样的为人处世的行为,才是道家学派眼中的的祸患呢?恰好庄子和列子这两位,道家重量级的人物,就说出过两种。

一、庄子的恐惧
庄子有过一段小吏生涯,故而被称为“漆园小吏”,这件事应是庄子当小吏时发生了。
这天,庄子来到了一个园林里游玩,无意间一抬头就惊呆在原地。只见一只大鸟从南方飞来,翅膀有七尺长,眼睛有一寸那么大,可能没发现庄子,降落时撞了下庄子的额头,停在一颗大树上。
庄子就奇怪了,这是啥笨鸟儿啊?我这么大个的人站在这,都看不见。这就别怪我不客气了。于是,庄子摸出弹弓,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,想一弹弓干掉这只笨鸟。

就在这时,庄子无意间看到了一只蝉,躲在树荫中正得意的鸣叫,而它身后竟然是一只高举着“大刀”的螳螂,可螳螂的后面又冒出了一只异鹊,凶狠扑来。庄子一激灵,汗都下来了……
恰这时管理园林的人发现了庄子,以为他在偷东西,幸亏庄子因发现了“螳螂扑蝉异鹊在后”有所警觉,发现了来人,是抬腿就跑。那人就一面大骂着,一面追赶庄子。

回到家后,庄子就闭门不出了。弟子非常奇怪就问为何?庄子讲述完自己在园林内的遭遇后,说道:“入其俗,从其俗,今吾游于雕陵(园林的名称)而忘吾身,异鹊感吾颡,游于栗园而忘真,栗园虞人以吾为戳,吾所以不庭也。”
即,到一个地方,就要尊重那里的习俗,遵守那里的政令,我今儿到了那园林游玩,就忘乎所以了,导致最终被人家追骂,差点惹出祸患来,所以要闭门反思!

为人处世的根本,其实就是讲究彼此适应。尤其到了人家的地盘上,自然感到啥都新奇,这时是最容易发生误会,或引发祸端的时候——对一切新奇,自然就要去一探究竟,因而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等,倘若此刻在牵扯到利益,那就更危险了。
故而真正的智者,从来都是入乡随俗,因此避免了乱作为,所招引来的误会,避开了不必要的祸端!

二、列子的无奈
列子是老庄之后的又一位道家学派的牛人,其影响力其实不在庄子之下,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“愚公移山”,就是列子的作品。跟庄子比,列子更接地气,就是更通俗。下面这个事也证明了这点。
春秋时期,齐国有位姓“国”的富豪,为了方便,咱简称他为:国富,宋国有位姓“向”的穷人,咱简称,向穷。可能两家沾亲带故,所以向穷就跑到齐国来,向国富讨教:“你家原来跟我家一样穷得揭不开锅,可为何没几年就富足了起来,请教教我你的诀窍吧。”

国富说:“很简单,就两个字‘偷盗’。我就是因此一年自足,两年发家,三年就有能力周济身边的穷苦邻居了……”
向穷大喜过望,撒腿就跑回了宋国,由此开始的行窃生涯,自然被官府给捉住了,揍了一顿,这才放出。向穷非常恼火,怒气冲冲地又来到齐国,质问国富,你为啥骗我?

国富很委屈说:“那天我还没说完,你就急慌慌地走了,我所言的偷盗是:春耕秋收,我偷四季的天时地利。山林沼泽等可以植树、狩猎和养鱼,我就偷飞禽走兽等,谁知道你只听了偷盗,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盗亦有道,故而惹祸上身,这不能怪我!对此我也很无奈啊。”
为人处世,最基本一条的就是,要听人家把话说完,把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,不能听风就是雨。显然向穷就犯了这方面的错,故而真正的智者,从来都是让别人把话说完,彻底明白了别人的意思后,这才开始有所为,才不会如向穷这般,听风就是雨,结果反受其害!
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0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手机版|辽宁养老服务网 ( 辽ICP备17016859号 )  

GMT+8, 2025-9-3 06:47 , Processed in 0.009559 second(s), 1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