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养老服务网
搜索
查看: 22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十首牡丹诗词,说尽千年牡丹 [复制链接]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2-4-5 04:22:25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十首牡丹诗词,说尽千年牡丹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2022-04-04 23:57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“洛阳三月花如锦,多少工夫织得成。”时值农历三月,牡丹花又开遍了洛阳城,铺就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。
洛阳牡丹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。
据唐人舒元舆《牡丹赋》记述,牡丹之前从未获得过世人的赏识,直到武则天命人把家乡的牡丹移栽到洛阳上林苑,洛阳牡丹才开始兴盛起来了。从此,每到暮春,赏牡丹就成了洛阳的一大盛事,游人如织。
而在民间传说中,牡丹则是因为不肯奉旨开花,被武则天怒贬到洛阳的。牡丹一到洛阳,便生根发芽,开出美丽的花朵。武则天知道后更加生气了,下令火烧牡丹。然而,牡丹虽枝干已焦黑,但那盛开的花朵却更加夺目。
宋人周敦颐在《爱莲说》中称牡丹为“花之富贵者也”,概括出了牡丹最普遍的寓意。牡丹国色天香,从唐代开始备受人们的推崇,甚至在唐宋时期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。
在诗词兴盛的唐宋时期,当然也出现了大量的牡丹诗词。这些诗词或直接咏叹牡丹之美,或借花抒怀、托物寓意,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,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,内容丰富、风格多样。
最惊艳的牡丹

赏牡丹

唐·刘禹锡

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

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

刘禹锡觉得,芍药花虽艳丽,但格调不高;荷花虽然明净,但缺少热情。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,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,惊动了整个京城。

牡丹

唐·徐凝

何人不爱牡丹花,占断城中好物华。

疑是洛川神女作,千娇万态破朝霞。

牡丹花盛开时,独占了城中的美景,就像洛水女神在翩翩起舞,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。
最孤寂的牡丹

裴给事宅白牡丹

唐·卢纶

长安豪贵惜春残,争玩街西紫牡丹。

别有玉盘承露冷,无人起就月中看。

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,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。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着冷露,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。
全诗含意丰富,旨趣遥深,通过紫、白牡丹的对比,赞美白牡丹的高洁,以花衬人,相得益彰。

咏牡丹

明·俞大猷

闲花眼底千千种,此种人间擅最奇。

国色天香人咏尽,丹心独抱更谁知。

诗人观赏过的花有千万种,只有牡丹最奇艳。它国色天香,受到人们的极力赞美,可有谁知道它那颗花心独存。
最无用的牡丹

咏牡丹

宋·王溥

枣花至小能成实,桑叶虽柔解吐丝。

堪笑牡丹如斗大,不成一事又空枝。

枣花虽然很小,但能结果实。桑叶虽然柔软,却能养蚕吐丝。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,却什么也不能作,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。
这首诗一反人们对牡丹喜爱赞美的心态,批判牡丹只有虚妄的外在美。
最奢侈的牡丹

秦中吟十首·买花(节选)

唐·白居易

有一田舍翁,偶来买花处。

低头独长叹,此叹无人喻:

一丛深色花,十户中人赋!

一丛红牡丹的价钱,竟然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税赋,由此可知贫富差距之大。

牡丹芳(节选)

唐·白居易

我愿暂求造化力,减却牡丹妖艳色。

少回卿士爱花心,同似吾君忧稼穑。

赏玩牡丹的奢靡之风盛行,白居易愿暂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,减却牡丹妖艳的颜色,冷却一下卿士们爱花的心情,让他们都像天子一样关心农业生产。
但这难道是造化之错、牡丹之错?根源还是在于“卿士爱花心”。

牡丹

唐·柳浑

近来无奈牡丹何,数十千钱买一窠。

今朝始得分明见,也共戎葵不校多。

牡丹的昂贵让诗人柳浑感到愤愤不平,以轻松平淡的语言作侧面讥刺,写牡丹花与普通蜀葵花差不多。
全诗谴责官僚贵族豪华奢侈,任意挥霍民膏民血,同时流露出反对奢靡浪费和对民生疾苦的隐忧关心之情。
最惆怅的牡丹

回中牡丹为雨所败

唐·李商隐

浪笑榴花不及春,先期零落更愁人。

玉盘迸泪伤心数,锦瑟惊弦破梦频。

万里重阴非旧圃,一年生意属流尘。

前溪舞罢君回顾,并觉今朝粉态新。

徒笑石榴花开得晚,赶不上春天,牡丹先开先败更是愁人。牡丹为雨所败,如玉盘迸溅伤心之泪,又似锦瑟繁弦,频惊梦魂。
曲江已不复往日盛景,一年的期望都已落空。在看完前溪歌舞后,再回头看如今雨中的牡丹,还是会觉其鲜艳。
李商隐此诗借牡丹寄寓身世之慨,把感伤的情绪融进了朦胧的诗境。前三联比喻自己考中进士后落选博学宏词科,荣光不再,希望成空,无限伤感。尾联则暗示未来亦不可期。

咏牡丹

宋·陈与义

一自胡尘入汉关,十年伊洛路漫漫。

青墩溪畔龙钟客,独立东风看牡丹。

此诗为陈与义南渡后于绍兴六年所作,距靖康事变正好十年。诗人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,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,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。回望故乡洛阳,仍是漫漫长路,归途无望。
此诗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,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,以及对前景的无望,充满了悲苦万千的愁绪。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0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手机版|辽宁养老服务网 ( 辽ICP备17016859号 )  

GMT+8, 2024-11-16 00:04 , Processed in 0.008672 second(s), 1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